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信息

信息动态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有机食品大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发布人:【zq】   发布日期:2015-9-15  
 

          2005-01-18发布 

DB23 

2005-03-01实施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937 —2005 

有机食品大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前言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加林、姚国秀、杨成刚、孙士德。 

有机食品大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有机食品大豆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轮作制度、土壤管理、病虫草害治理、田间管理、收获、贮藏、包装运输及销售等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机食品大豆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21.1—GB 321.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3.产地环境条件 

3.1产地环境条件

应符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3095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无霜期110d以上,年活动积温2100℃以上,年降雨量在550mm~600mm。土壤肥沃、耕性良好的土壤,PH值为6.5~7.5。 

3.2转换期 

转换期一般2年~3年,新开荒地或撂荒地和一直按传统农用生产方式耕作的土地至少要有1年的转换期。生产者必须有可操作的转换方案,该方案包括:前3年的用肥、用药情况;制定今后保护和改善田间生态环境的措施;制定能持续培肥土壤肥力的计划和措施;制定防治病虫草害的计划和措施。 

3.3 缓冲带 

有机大豆种植区与常规农用区之间必须有隔离带,隔离带最好是山、河流、湖泊,自然植被一般不少于10米。若隔离带有种植的作物,必须按有机方式栽培,但收获的产品只能按常规产品出售。为防止由于大面积耕作同一作物带来的病虫害的流行,种植布局一定要保持群落的多样性,如与不同抗性大豆品种的搭配、与其他作物轮作、间作等。 

4.种子及其处理        

4.1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且经审定推广的抗病和抗逆性强的优质高产品种,脂肪含量(干基)22.0%上或蛋白质含量(干基)44%以上,并进行专品种生产。禁止使用任何转基因大豆、玉米等品种。 

4.2种子精选 

种子播前要进行精选,净度达到98%,纯度达到98%,发芽率达到85%,质量达到种子分级标准二级以上。 

4.3种子处理 

种子选定后用人工精选剔除病杂粒和虫食粒,拌种后晒种2d待用。 

5.选茬整地 

5.1选茬 

实行科学轮作,前茬以玉米、马铃薯、小麦为主。 

5.2整地 

实行秋翻起垄或秋深松起垄。整地质量达到耕层土壤细碎、疏松、地面平整,10m宽幅内高低不超过3cm,每平方米耕层内直径5cm的土块不超过5个,达到适宜播种状态。 

6.施肥 

6.1底肥 

使用有机农业本系统内经过充分腐熟农家有机肥如堆肥、绿肥、厩肥、饼肥。采用平衡施肥技术,根据土壤肥力确定施肥量,结合整地一次施入。                                             

6.3叶面追肥 

大豆前期长势较差时,大豆初花期,可使用认证机构许可的有机叶面肥和有机菌肥进行追肥。叶面肥不得含有化学合成的生长调节剂。 

7.播种 

7.1播期 

在保证播种质量前提下,适期早播。当地气温稳定通过6℃时开始播种。 

7.2播法 

采用66.7cm大垄,垄上双条精量播种。 

7.3播种量 

根据地势土壤肥水条件和品种特性确定密度,计算播种量,播量误差不得超过3%。 

7.4播种质量 

7.4.1总播量误差不超过2%,单口排量误差不超过3%。播种均匀(20m内无籽为断条)。 

7.4.2行距开沟器间误差小于1cm,往复综合垄误差小于5cm。播深3cm~5cm,覆土一致,播后及时镇压。 

8.田间管理 

8.1铲趟管理 

播后铲前垄沟深松或趟一犁;铲趟进行三次,人工拿一次大草。第一次趟深15cm;第二次不晚于分枝期,趟深10m~12m;第三次在封垄前进行,培土达到第一复叶节。 

8.2防治病虫害 

从作物-病虫害等整个生态系统出发,运用各种综合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孽生和有利于各种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减少各种病虫害的发生。 

优先采用选用抗病虫品种,非化学药剂种子处理,培育壮秧,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秋季深翻晒土,清洁田地,轮作、田间套种等一系列措施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发生病虫害时,应尽量利用灯光、色彩诱杀害虫,机械扑捉害虫。必须使用农药时,允许释放寄生性扑食性天敌,如赤眼蜂、瓢虫等昆虫;允许使用植物源杀虫剂、杀菌剂;允许有限度地使用活体微生物农药,如真菌制剂等;允许有限度地使用农用抗生素。 

8.3灌溉     

在大豆开花、鼓粒期要适时浇灌,采取喷灌,每次灌水定额以20mm~30mm为宜。 

8.4农药喷洒器具 

可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器械,保证农药施用效果和使用安全。 

9收获 

9.1收获时期  

茎叶及豆荚变黄,豆粒归圆及落叶达80%以上时收获。 

9.2收获质量 

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荚为准,不丢枝、不炸荚,割后晒5d~7d,拉净拣净,做到单收割、单拉运、单脱粒、单贮藏。 

10.其它 

对有机食品大豆生产的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技术档案,做好生产过程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技术支持: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