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信息

信息动态


玉米矮花叶病发病症状与防治

发布人:【zq】   发布日期:2015-9-15  
 

玉米矮花叶病发病症状与防治

一、发病现状

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苗期受害重,抽雄前为感病阶段。最初在心叶基部叶脉间出现许多椭圆形褪绿小点或斑纹,沿叶脉排列成断续的长短不—的条点,病情进一步发展,叶片上形成较宽的褪绿条纹,尤其新叶上明显,叶绿素减少,叶色变黄,组织变硬,质脆易折断,有的从叶尖、叶缘开始,出现紫红色条纹,最后干枯。一般第一片病叶失绿带沿叶缘由叶基向上发展成倒“八”字形,上部出现的病叶待叶片全部展开时,即整个成为花叶。病株黄弱瘦小,生长缓慢,株高不到健株一半,多数不能抽穗而早死,少数病株虽能抽穗,但穗小,籽粒少而秕瘦。病株根系发育弱,易腐烂.病原菌形态特征:病毒粒体长条形(线状),致死温度5560?C,稀释终点1001000倍,体外存活期(20~C)12天。可用汁液摩擦接种。自然条件下,由蚜虫传染,潜育期57天,温度高时3天即可显症。主要传毒蚜虫有:玉米蚜,缢管蚜、麦二叉蚜、麦长管蚜、棉蚜、桃蚜、苜蓿蚜、粟蚜、碗豆蚜等,以麦二叉蚜和缢管蚜占优势。蚜虫一次取食获毒后,可持续传毒45天。寄主范围广,除玉米外,还可侵染高粱、谷子、糜子、稷、雀麦、苏丹草及其它禾本科杂草,如狗尾草、马唐、稗草、画眉草等。


 

病原菌形态特征:病毒粒体长条形(线状)

二、发病条件

在苗期,温度1518度,土壤湿度1620%,苗龄为1015天。

三、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2)清除田间杂草,拔除感病弱苗,选用壮苗移栽,减少毒源。

(3)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抗病能力。

(4)药剂治蚜防病,可用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氧化乐果1200~1500倍液于麦蚜迁移盛期喷雾一、二次,可杀死蚜虫介体,减轻危害。若与麦田防治蚜虫结合,效果更佳。

技术支持: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